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露 何波波 唐亮
作为全国“千兆城市”,黄石市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据资源丰富。今年2月,该市就在互联网及电子政务外网成功完成DeepSeek全量模型部署,并制定AI城市建设应用场景清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黄石市数据局和黄石市政务服务管理局,探访“AI+政务”带来的新变化。
AI政务客服“黄小政”:
可用方言为市民解释政策条款
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200多个行政服务窗口,偌大的黄石市民之家,如何精准高效找到办事窗口?
“你好!请问如何办理档案转出?”5月16日,周先生新入职一家单位,便在东楚通小程序上咨询“黄小政”。刚抛出问题,“黄小政”立马罗列需要的材料:单位介绍信、劳动合同书、调档函等。更惊喜的是,“黄小政”还给出在哪个窗口办理、不同窗口排队情况等信息。
去年11月,黄石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联合市数据局、市数产集团联手打造“小黄在线”政务服务版块,推出数字虚拟人“黄小政”,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提供的语义理解和推理分析技术,将政务服务办事指南、事项情形、事项库等数据导入虚拟人中。今年2月,基于DeepSeek大模型全面改版升级的“黄小政”上线,已接入政务服务事项1789个,对接政策文件427个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高频事项知识点4811个。
“升级后推出‘语音版’‘长者版’‘方言版’,可将复杂的政策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表述。”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小政”不仅能听懂黄石方言,还能用方言与办事市民交流,“秒办”相关业务。
前端,“黄小政”一键答复、智能导办;后端,“黄小政”接入政策计算器端口,自动梳理分类企业类型和企业信息,推送惠企类政策指南至查询人手机端,实现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让“指尖办事”成为新常态。
AI话务员“小黄在线”:
市民诉求秒回,效率提升1倍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已记录,会尽快交办相关部门核实处理。”5月6日,黄石市12345热线话务员与市民通话结束后,在该热线平台点击“诉求要素智能提取”按钮,12345热线工单管理系统自动填写来电号码、诉求类型、工单标题等内容,迅速交办到系统自动推荐的承办单位。
从接听电话到工单交办仅15秒。该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将DeepSeek技术应用于12345热线,借助其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来电语音实时转写为文本,精准识别市民群众的来电意图。自12345热线接入DeepSeek技术后,政务服务咨询量处理能力提升1.2倍,诉求分派准确率提升35.2%以上,平均处置时间缩短21.5%以上。
“话务员有了AI助手后,秒回市民诉求,相比以前效率提升1倍。”该市12345热线负责人曹怒云介绍,话务员接听电话时,后台已根据转译的文本提供可参考的答复。对于高频咨询问题,“小黄在线”7×24小时在线智能解答功能开通,实现“即问即答”。
AI公务助手“黄小数”:
撰写公文准确率达九成以上
“向省厅申报智慧城市试点方案,主题是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融合应用,重点突出黄石市在工业数据采集和跨境数据流通方面的优势。”5月6日,黄石市数据局技术工程师程光远在“黄小数”系统输入指令后,页面立即启动智能撰写模式。5分42秒内,这份包含28页正文、5张数据图谱、3套实施路径的方案完成初稿,后续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修改、提升,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今年2月,政务智能办公平台“黄小数”正式上线,该平台通过搭载安全可控的公文写作深度学习模型,可快速实现AI智能拟稿、格式校对、语义纠错等全流程公文辅助功能。
“工程师一直不停‘投喂’。”黄石市数据局副局长余标介绍,自“黄小数”公务助手上线以来,该局联合各政府部门,搜集政策法规、业务案例、专业术语等,后台进行政务知识结构化存储并智能调用,形成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专业政务智能体。
如今,“黄小数”已在全市30多个政府部门应用,公文内容准确率达到90%以上,政策引用冲突率下降80%。“它不是简单复制粘贴,而是把散落在各部门的数据和政策‘炼’成了活的决策图谱。”余标说。
秒问秒答、快速成稿,只是AI初步应用。黄石市数据局正推进市政务服务中心招投标智能辅助系统、市民政局“低保救助”智慧咨询系统和市交通管理局车驾管AI政策解读模块建设,预计会在6月前正式上线。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