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雪峰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这次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统筹做好“学、查、改、促”四篇文章,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促有实绩,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瞄准“学有质量”,以“学懂弄通、知行合一”的态度和决心,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学、融会贯通学,确实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避免“雨过地皮湿”。通过学习深刻体悟党中央对于改进作风的用意之深刻、态度之坚决、指引之科学,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是管长远的铁规矩、硬杠杠。强化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在平常,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瞄准“查有力度”,以“刀刃向内、动真碰硬”的魄力和勇气,推动问题查摆走深走实。查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基础打得牢靠,效果才有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党的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张“金色名片”。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对标对表,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认真检视自身,做到“八个反思”,真正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要重点查找在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切实把问题找准找实。
瞄准“改有成效”,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干劲,推动整改落实有力有效。发现问题仅仅是第一步,解决问题才是核心。绳锯可断木,滴水能穿石。改,就要真刀真枪、动真碰硬,就要盯住不放、一抓到底,不能装样子、打太极,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化风成俗,绝非朝夕之功。各级党组织要持续完善“抓常、抓细、抓长”的工作机制,始终坚持零容忍,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要以闻过则喜的态度正视问题,以真抓实改的作风解决问题,紧盯问题清单,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的原则,强化整改措施、细化整改时限、实化整改任务,精心绘制“工作流程图”, 按照时间节点,以“钉钉子”的精神,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整改,坚决做好“后半篇文章”。对于容易反弹回潮、死灰复燃的顽固问题,要举一反三抓整改,确保所有问题清仓见底,使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瞄准“促有实绩”,以“当担作为、善作善成”的担当和智慧,推动为民办事可感可及。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衡量学习教育抓得实不实、好不好,关键看在推动中心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中能不能取得实际成效。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笃行不怠中干出高质量发展之效,把群众满意作为学习教育检验标准,自觉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看齐,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弄清楚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有针对性地解决。立足岗位,在推动工作中担当作为,让群众可感可及。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