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子百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济南:区县产业多点开花 工业强市动能澎湃

0人浏览   2025-05-21 06:23:00

5月14日,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优化工业发展的生产力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明确区县(功能区)主导产业,持续完善开发区配套建设,加强市级层面统筹谋划,推动产业链在区域布局上错位、协同、高效发展。这场高规格会议不仅擂响济南工业强市新征程的战鼓,更以系统性布局为区县产业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传统产业焕新 激活工业升级硬核力

来到位于高新区的济南轻骑摩托车有限公司,记者在企业的组装车间看到,一辆辆崭新的摩托车正依次在流水线上组装完成,整齐地排列在包装区域准备发往海外。

近年来,济南轻骑紧抓摩托车产业转型机遇,智能网联技术赋能摩托车内核升级,将智能网联技术融入巡航、攀爬、踏板等系列产品,实现智能网联技术与整车的高效整合与协同运作。同时,精准锚定新能源产业航向,全力打造两款电摩产品技术平台,构建起“油电双核驱动”的产业格局。

从智能网联到电动化,从产品创新到生态构建,济南高新区摩托车企业正通过多元化布局,推动摩托车产业向绿色、智能、高端方向迈进。

这一转型浪潮正是济南传统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谋求突破的缩影。对于济南而言,传统产业是根基,撑起经济基本盘,但“重工业底色”在数字经济时代反而产生发展“落差”,“创新”与“智造”成为产业焕新的“密钥”。

超大型锻件犹如“工业脊梁”,技术高度直接关乎国家重大工程的安全与稳固。记者来到位于章丘区的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繁忙景象,货车穿梭不息,员工们有序地进行着打包、装车作业。一列列满载风电法兰的重型货运卡车,即将奔赴全球各大海上风电场,开启它们的能源之旅。

4月1日,伊莱特超大装备核心部件事业部定制的22米轧环机用主齿轮箱下线,该装备采用南高齿自主研发的NHJZJ系列传动系统,创造性地运用复合修形技术、拓扑优化技术等六大核心技术,为环锻件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动力传输支撑。

伊莱特董事长助理、传动装备事业部总经理牛余兵表示,该齿轮箱的成功研制,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环件精密轧制装备核心传动部件领域的技术空白。

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作为国内棉机行业龙头,位于天桥区的山东天鹅股份的蜕变堪称科技创新深度赋能传统产业的典范。从一个生产棉麻机械配件的小厂到全市近30家沪市主板上市企业之一,天鹅股份用5年时间攻克了六行打包式采棉机的核心技术,一举打破了国外高端采棉机的长期垄断,更将产品远销37个国家和地区。

这种“逆袭”背后,是天桥区对“卡脖子”技术的精准聚焦——不断强化高能级研发平台搭建,通过打破学科边界、贯通产业链条、链接资源智慧,打造撬动企业创新力的核心支点。

除了科技创新外,发展模式与理念的创新也正成为传统产业突围的关键突破口。近年来,共享经济火热,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在消费领域已实现深度覆盖。现如今,共享经济逐步向生产制造领域迈进,制造业或将成为共享经济的“下一场盛宴”。

走进位于长清区的巨能数控智造产业园,记者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工业发展活力。在这里,共享经济的理念正被巧妙应用于传统制造业,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长清区创新推出“共享工业园区”模式,以产业链为依托,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内共享设备、厂房、研发平台等资源,帮助企业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集中精力搞技术做市场,形成了一个上下游的产业链。用共享经济思维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巨能数控智造产业园实现“抱团发展”。

新兴产业领跑 擎起创新发展增长极

如果说传统产业焕新是济南工业的“稳压器”,那么新兴产业的崛起则是拉动增长的“新引擎”。

作为济南超算科技城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首批入驻的企业之一,卡特加特是历城控股“以投促引”招引来的人工智能企业。作为负责人的黄方杰,见证了这里从创新圈到科技城的迭代升级。近年来,历城区围绕数字经济,瞄准传感器、信创、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在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重点规划了“两心四区六园”功能布局,立足超算中心强大算力优势,全力塑造“技术+人才+资本+平台”的全要素产业发展生态,加快打造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阵地。目前,已形成碳化硅、视觉图侦传感等6个产业链条,吸引集聚中科曙光等30余家头部企业。

“请给6号床患者输液”“2床患者有待换药操作”“请给9号床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吸入方式为……”佩戴众阳智能眼镜的护士接收工作指令后,有条不紊地开启医嘱执行工作。

众阳智能眼镜是众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众阳健康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在2023年率先推出了医疗健康专业领域全场景式大模型MsunGPT,广泛应用于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医院运营管理、基层卫生服务、区域卫生监管、医保监管等各领域。

在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正不断涌现,推动着各行业加速智能化转型,众多人工智能企业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完整且富有活力的产业生态链。

目前,济南高新区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80余家,主要集中在齐鲁软件园,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150家,核心产业规模190亿元,在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农业等领域,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优势产品和应用场景。

新能源汽车,是近年来中国制造享誉全球的新势力。位于济南起步区的比亚迪整车制造项目让济南具备了从芯片到电池再到整车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千亿级产业集群在此快速崛起。

然而,新能源汽车只是起步区“从无到有”拉起的产业之一。在比亚迪济南基地西北方向10公里处的孙耿街道,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基地里,生产线机械臂上下翻飞,13秒就下线一片一人多高的太阳能光伏板。

爱旭是中国光伏电池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副总经理沈昱说,今年济南基地一期10GWN型ABC电池及组件项目已投产,三期30GW产能全部达产后,可吸引大批专业人才聚集本地,推动起步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当前起步区形成了新能源汽车、高效太阳能电池、氢能源等以新能源研发与应用为主要业态的大制造产业,产业规模将近千亿元。起步区正在变成济南的“汽车城”“光伏城”。

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位于济南市历下区长岭山片区,处于济南自贸试验区、齐鲁科创大走廊与智能制造大走廊互动核心区,是多区叠加的优势汇聚之地。园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吸引中源协和、华测检测等百余家企业入驻,形成了覆盖生物医药领域的产业集群。

生命科学城作为济南高新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核心承载区,以53.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构建“北、中、南”三区特色格局。如今,园区已汇聚超千家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成果频出。华熙生物透明质酸原料产能全球领先,福瑞达打造化妆品行业首个“透明工厂”福瑞达智美科创园,山东盛迪等企业新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众多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与科研平台协同发力,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新兴产业正以创新驱动引领全球产业变革。近年来,济南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通过链式集群发展、精准招商引资、政策靶向扶持,构建起新兴产业的“四梁八柱”,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济南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未来产业蓄势 布局未来发力新赛道

一座城市如何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制高点?济南的答案是:以未来产业为笔,在“星辰大海”中绘制第二增长曲线。济南各区县(功能区)积极抢抓机遇,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济南一号”微纳量子卫星与小型化、可移动地面站之间的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在单次卫星通过期间实现多达一百万比特的安全密钥共享。

在此基础上,联合团队和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中非之间12900多公里的距离上建立量子密钥,完成对图像数据“一次一密”加密和传输,该工作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道路。

近年来,济南积极布局量子科技这一未来产业,济南高新区建设5.2万平方米的“三楼一体”产业载体,专门支持量子产业发展,量子科技的“济南力量”日益凸显。

面对低空经济风口,济南正在加速产业布局。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无人机重点企业国网智能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力无人机研发和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赛尔无人机和柔克智能主要生产无人机用摄像头,是国网电力无人机的上游配套企业;神戎电子、和普威视是低空反无人机自动探测防御系统的地面设备制造企业。

为做大做强无人机产业,济南高新区启动精准招商:将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无人机初创企业融资,通过资本招商吸引企业落地,逐步打造无人机全产业链。

在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市中区以“山东未来云谷”为核心载体,率先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依托科技创新构建立体化产业生态,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区。

作为济南市重点打造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未来产业集聚区,山东未来云谷通过数字孪生、AI算法、确定性网络等前沿技术赋能,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迈向“场景”,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发展未来产业,需要颠覆性技术的破局。脑机接口——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概念,已渐渐从实验室走进现实。

在济南高新区,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无创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新进展,通过电极接收脑电信号,将其进行逐级处理——降噪、放大,利用“稳态视觉诱发”界面刺激眼球,就能把“运动想象”变成操控指令,可实现让瘫痪者“行走”、让失语者“说话”。

“我们的脑机接口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项技术的应用刚刚打开,就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和未来科技生活的新图景,未来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据山东中科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民介绍,脑机接口技术将逐步拓展到科研教育、生活娱乐、军事等多个领域。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济南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区县(功能区)积极布局绿色低碳新赛道。

在济南高新区的亿恩新动力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偌大的公司厂房外放着一台台储能设备;展厅大屏幕上数字闪烁变动,实时呈现着分布在各地的储能设备及动力电池情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储能赛道风起云涌。亿恩新动力瞄准储能方向发力,快速出击,借助强大的科研团队进行新型储能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近年来,济南高新区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引育新动能,电子信息、新型电力装备、储能、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链群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激活创新因子、集聚创新要素。

济南起步区以前瞻性思维谋篇未来产业,启动《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发展规划》《起步区未来产业发展及山东未来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并推动200MWh(兆瓦时)机械势能项目入选省能源局新型储能项目库,完成未来产业布局“先手棋”。

依托现有未来产业基础,起步区还创新实施“链主领航”工程。通过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产业机会清单》等,构建起“规划—政策—招引”闭环路径,实现从“给政策”到“给机会”的转变。当前,起步区已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高效太阳能电池、氢能源等为核心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各区县(功能区)的探索实践,勾勒出济南未来产业发展的立体图景。当传统产业通过数字赋能焕发新生,当新兴产业以链式集群重塑格局,当未来产业在制度创新中破土生长,这座城市已探索出一条“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的工业升级之路,各区县(功能区)协同发展,共同奏响济南工业强市的“未来进行曲”。(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葛君 韩霄鹏 李云 唐珊珊 赵赫 摄影:周星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