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伶霞 怀化报道
竹子对湖南各地而言,是很常见的生物物种。
但如果说生物基产业,很多人可能还没有听说过。
在怀化,生物基产业正发展得风生水起,其中,竹子就是重要的原料之一。
近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湖南)市州配套活动——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怀化举行。
3月30日,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怀化举办。(图源:怀化市政府门户网)
怀化生物基产业不仅吸引来全国性的高大上活动,还照见了产业培育的“内、外、上”三个维度。
产业培育的一个重要“基点”是县域。日前,湖南各县市区党政正职刚刚从江浙学习取经归来,正谋划当地产业发展,怀化生物基产业本地“生”、本地“养”的成长路径,或许具有参考价值。
向内挖掘。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这是发展产业的常见逻辑。怀化也不例外。
首先,需要向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生物基。
记者先举一个例子。
在怀化会同汇达竹业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原本普通的楠竹,经过预处理、预碳化、聚解、高温碳化等十多道复杂工序后,成为了颗粒状的“硬碳负极材料”。
公司董事长贺少方介绍,这种新型材料能够代替传统石墨烯,提高新能源电池的性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怀化会同汇达竹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图源:会同新闻网)
生物基是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包括农作物、竹木、其它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为原料,通过生物、化学及物理等方法制造的一类新材料。
生物制造被认为是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潜力的全新生产技术,生物基材料是朝阳产业。
国家发改委曾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生物基材料被列为重点方向之一。
近年来,怀化抓住获批国家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机遇,将生物基产业纳入当地“5+10”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围绕木浆、橡胶、竹业、木薯四大领域,发展生物基全产业链。
怀化为什么能发展生物基产业,就是扭住了自身资源禀赋这个“牛鼻子”。
目前,怀化森林覆盖率达67.06%,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均居全省第一,竹资源总量位居湖南第四。
“中国楠竹之乡”会同县金竹镇的竹海。(图源:掌上怀化)
对怀化而言,发展生物基产业,还有一个重要“基点”是助力村民增收。
比如前面提到的会同汇达竹业有限公司,就与会同县金竹镇13个村签订了竹林托管及楠竹收购协议,托管竹林11.5万亩,受益林农达6000户,并帮助当地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说,以前卖不起价钱,有些竹子就烂在山上。现在竹子从原来380元一吨涨到了560元一吨,有时候能达到600元一吨,还不愁销路。
会同县金竹镇楼脚村的竹林内,工人在砍竹子。
2024年11月召开的湖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要以质量效益为先导,因地制宜、科学分类,发展壮大一批本地“生”、本地“养”、能赚钱、有就业的特色产业。
怀化的生物基产业,就是典型的本地“生”、本地“养”产业,能带动县域内的村民增收,助力当地百姓就业。
这样的向内挖掘,在“有什么”和“要什么”之间找到适合的发力点,对于地方培育产业来说,不失为一种参照。
万橡科技生产的乳胶手套,畅销国内外。(图源:怀化市工信局)
向外借力。
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绝不能仅靠自己的苦干、蛮干,还需要用巧劲。
上个月底,湖南首次“操盘”国家级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就是向外借力。
怀化生物基产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向外借力的过程。
比如,以原材料木薯为例,其主产区为泰国等东盟国家。
怀化发挥国际陆港的优势,2024年进口木薯淀粉7万吨,同比增长317%。
不仅如此,怀化正在打造全国木薯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木薯产业基地,意图利用大平台吸引更多企业集聚。
2023年4月7日,首趟进口泰国木薯淀粉海铁联运班列到达怀化国际陆港。
借力的重要基础,是培植企业生长的沃土。
2023年初,湖南亿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明带着海外的合作订单,在全国选址建厂。
本是冲着丰富楠竹资源来考察的他,到了怀化靖州后,被这里的营商环境所打动。
当年3月,项目开工建设;11月,竣工投产;12月,产品出口,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见效。
如今,亿欧新材料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竹制车厢板制造企业,为欧盟新能源竹制卡车厢板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王立明也成为了怀化生物基产业链的招商大使。
湖南亿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陈俊名/摄)
通过借力,2024年,怀化新签约生物基产业链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99.75亿元。
浙江大庄、竹帝竹业等一批头部企业,相继入驻怀化。
通过向内挖掘和向外借力,近两年来,怀化生物基产业发展很快。
2023年以来,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11家增长到43家,产值从3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4.5亿元。
在这次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大会上,怀化又有18个生物基材料项目签约,总投资额33.99亿元。
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项目签约。(雷文霞/摄)
向上生长。
内外兼修,是为了向上生长。
怀化生物基产业的发展,不仅是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强链延链和技术突破。
比如,为了提升供应链,怀化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24年共完成竹林流转10万亩,完成竹林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23.5万亩。
比如,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出台《怀化市“惠农e贷·竹业贷”金融服务方案》,企业通过单户信用贷或担保贷等形式,最高可贷100万元。
湖南骏泰科技年产40万吨文化浆生产线。(图源:怀化高新区)
要想让产品有竞争力,需要建立技术的“护城河”。
当前,怀化生物基产业链43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13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在这次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上,为怀化提了四条建议,其中之一就是强化产学研合作。
当前,怀化正在加强与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协同联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打造生物基技术创新策源地。
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当天,与会人员赴怀化高新区、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部分企业现场观摩。(雷文霞/摄)
此次全国生物基产业发展交流活动在怀化举行,行业内知名专家、企业家齐聚一堂,这本身就是对怀化产业发展的认可。
而能让这样一场重要活动落地,何尝不是怀化奋力向上的一道掠影。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