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子百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鲘门红泉村巧变“共享菜园”

0人浏览   2025-07-24 18:4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盛夏七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红泉村新径村小组10亩“共享菜园”迎来首个丰收季。63垄花生齐刷刷拔起,泥土裹着沉甸甸的果实,村民们的笑声在田埂间此起彼伏。谁能想到,这块如今绿意盎然的土地,三个月前还是一处杂草丛生的低洼积水地。

今年年初,村委在人居环境整治调研中锁定该地块提出“共享菜园”方案: 将荒地统一平整、划分标准菜畦,以抽签方式每三年重新分配,既避免土地撂荒,又满足村民种菜需求 。

3月初,63户村民通过公开抽签各得“一亩三分地”。村集体配套免费农具、统一灌溉沟渠,并聘请农技员轮值指导。短短数月,花生、冬瓜、番薯等作物陆续落地,菜园绿意渐浓,低洼地彻底告别“脏乱差”。

“现在路过菜园,大家都要蹲下来聊两句,谁家菜长得好,互相取经。”村民郑海静说。

共享机制激活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地是自己的,环境是大家的。 红泉村的尝试并非孤例:港尾村小组将旧砖厂改造为“港尾公园”,排角村民小组建成“洵美园”,均以“化荒为园”思路撬动乡村微更新。叶宣透露,下一步,“共享菜园”将挂牌成为红泉小学课外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泥土里“上课”,也让土地持续释放复合价值。

一块低洼地的转身,折射的是基层治理思路的升级:从“政府包办”转向“村民共治”,从“单一绿化”转向“功能复合”。当土地被赋予情感与责任,乡村振兴便有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受访单位供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