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3.88%提高到现在的15.7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49.74%;水土保持率提升至现在的61.84%,超前达到自治区2025年目标值(61.3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6%;湿地保护率达到35.2%……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实施“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呈现“双提高”,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态势。
这一系列骄人业绩的取得,得益于呼和浩特市创新林草工作机制,多举措助力内蒙古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按照自治区“三北”工程六期规划,呼和浩特市“三北”工程六期总任务是228.41万亩,从2021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建设期为10年。
2021年至2023年,呼和浩特市已完成71.58万亩建设任务。到2024年底,呼和浩特市“三北”工程六期剩余 156.83万亩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
面对造林种草季节紧、招投标程序时间长等困难,呼和浩特市林草局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创新林草工作机制。
这些措施包括: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三北”工程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细化明确“3大行动”“26项任务”和“84项具体举措”,科学统筹规划布局“三北”工程六期任务。连续两年以1号林长令印发《林长制工作要点》,以林长制为抓手,推动“三北”工程六期林草建设任务落地实施,采取林长定期调度、包片督促指导、“订单式”科技下乡等措施,确保项目施工规范。
创新招投标模式,市林草局同市审计局、财政局及林草各部门沟通协调,集体研究决策,综合评估项目入库情况后,主动提供财政承诺,破解季节性项目“资金空窗期”难题,为项目争取实施主动权。与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部门建立专项协调机制,优先保障“三北”工程招投标排期,实现项目审批与施工准备的无缝衔接。
规范项目管理,市林草局在项目实施初期出台了《“三北”工程六期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明确22条具体提升举措,抢抓造林黄金时节,加快春季治沙造林进度。在项目实施中期印发《进一步规范“三北”工程建设管理的通知》,汇编《“三北”工程项目管理和主要技术规程》《“三北”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项目实际实施提供准则和指引。在项目实施后期,印发中央预算资金“报账制”、风险防控工作方案、档案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完善“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管理机制。
今年,市林草局重点对“三北”工程在巩固提升上下功夫,实施“精准提升”行动。
管护方面,重点实施好大青山沿线“生态绿带”9.75万亩管护工程;完成“三 带 一 区”(灌木带、花带、景观带和补植补造区域)3500亩的采伐更新和提质增绿工程;实施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北坡绿化提升改造项目,补植补造油松、侧柏等苗木3.9万株。
修复方面,实施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乔灌木林改造和退化草原生态修复4700亩。
清理方面,实施赛罕区退化林更新改造项目,清理“三北”退化林修复区域枯死树木3万株。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刘丽霞)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舒雨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